Svoboda | Graniru | BBC Russia | Golosameriki | Facebook

寧德時代掀「896工時」輿論巨浪:內地企業賣不動商品就賣慘?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2019年4月,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曾公開稱「996」(朝九晚九每周工作六天)是福報,引起內地輿論圍繞公司加班現象的爭議。沒想到,過了五年,996工作制不僅沒有消失,甚至還變本加厲,演變成「896」(朝八晚九每周工作六天)。

6月17日,話題詞條「傳寧德時代實行896工作制」登上微博熱搜首位。根據網傳文件,中國電池巨頭寧德時代號召員工「奮鬥100天」,從6月12日起,特定職級的員工開始實行896工作制,即周一至五每日早上8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周六需要上班,但不強制加班。

文件稱,特定職級的員工若想請假,包括在9點前下班,須由所屬各級負責人批准。

有意思的是,文件特別注明,外籍員工並不強制參加,而是「按他們的意願」決定。至於為什麼外籍員工無需響應號召,文件沒有解釋。

有網民曝寧德時代要求中國員工實行「896」工作制。

文件還顯示,發起奮鬥100天號召的原因是:「近期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首次突破50%,但市場環境愈發複雜,競爭愈加激烈,為更好完成組織賦予的任務,加快推進各項工作達成。」

隨著多家媒體報道和轉發,這份文件很快就在內地社交平台上流傳,並掀起有關勞資關係的討論。

有人吐槽:「這下真的變成社畜了,鼻子被公司牽著走。」也有人批評:「都做到行業第一了,還要靠壓榨員工來競爭,而不是提高自己的技術壁壘。」還有人認為,外籍員工不強制參加896工作制,原因是他們真的會提告,「他們在這裡沒有什麼家人,不用怕背後勢力的針對,更不用擔心家人受牽連」。

看來,超長工作時間和不同國籍員工的差別待遇,是點燃公眾情緒的導火索。

內地《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休息日、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需支付兩倍或三倍工資報酬,強制要求周末加班屬於違法行為,若強制要求加班又拒不支付相應勞動報酬的,員工有權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舉報。

896早就有了

面對排山倒海的輿論壓力,一名接近寧德時代的相關人員向內媒《界面新聞》說,寧德時代集團層面只是提出奮鬥100天的號召,其餘網傳的一些所謂的「符合條件的員工實行896工作制」等規定均為編造。

也有不具名的寧德時代內部人員向《南都灣財社》說,網傳文件非官方發布。該人員強調,公司確實號召過管理層以身作則,多花一些時間在工作上,但沒有強制幾點上下班,「我們沒有出過任何的官方文件或規定」。

不過,《財聯社》引述寧德時代內部員工說,其部門6月14日已經開會口頭通知此事,並說:「之前也要加班,但不強制到9點。」

有網民曝寧德時代要求中國員工實行「896」工作制。

根據《國際金融報》報道,寧德時代奮鬥100天的口號早在2016年便被提及。從那時起,各個部門便下達要求,員工開始每天加班至晚上9點、10點才能下班,而且還「義務加班」。

報道稱,有別於與此次傳出的896工作制,2016年並未提出明確職級要求。報道也引述寧德時代員工透露,當時的加班並非強制9點之後下班,而是根據各自工作狀態靈活加班。

也有寧德時代工作人員告訴《財新網》,公司此前沒有強制執行896工作制,但員工的工作時長經常能達到這一水準。這名員工提到,對於公司最核心的研發部門而言,加班時長與員工的績效掛鉤,因此加班也是家常便飯。

總部位於福建的寧德時代,是全球最大電動汽車電池生產商,市場份額佔超過三分之一。寧德時代3月披露的年報顯示,截至去年末,公司員工總數為11萬6000人,較2022年末減少2%。

不少企業將違法超時加班美化為奮鬥的形式,如2019年阿里巴巴前總裁馬雲形容996工作制是「福報」,便引起廣大人民的聲討。(福建日報)

不只寧德時代有加班文化

寧德時代官方至今沒有出面回應。如果把視角擴大至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來看,這樣的事情和後續反應並非新鮮事。

據《澎湃新聞》報道,去年2月,奇瑞汽車執行副總經理、汽車工程技術研發總院院長高新華發布一封郵件稱:「以奮鬥者為本,星期六是奮鬥者的正常工作日。對於行政領導們,必須是正常工作日,請想辦法(規避法律風險);學習華為精神,讓奮鬥者努力,也不能讓奮鬥者吃虧!從機制上想辦法。」

郵件曝光後,撻伐聲浪接踵而至,紛紛批評是「道德綁架」「畸形的加班文化」。

今年4月,智己汽車高層的一段發言,也讓該公司陷入輿論風暴。《南方都市報》APP報道稱,智己汽車聯席CEO劉濤在新車發布會上說,「從這三四年創業以來,我和我們團隊的每一位小夥伴,都非常認真地每天在學習」「我們的同學甚至連自己小孩的出生都會錯過」「也有小夥伴在短期當中連續四次陽了,還堅守在工作第一線」。

對此,有網民持中立態度,認為劉濤「也許只是想表達這款車傾注了大量心血」,但大部分人都批評智己「壓榨員工,歌頌苦難」「賣慘式行銷以博取同情」。

不論是內卷、躺平盛行,還是「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裏」、「流調裏最辛苦的中國人」引發廣泛共鳴,都在說明今天中國亟需推進公平正義和共同富裕。(視覺中國)

實際上,加班文化在汽車企業中並不罕見。《中國新聞周刊》報道,有合資車企甚至強制每天加班,連續排名末位的三部門縮編裁員。

去年4月,蔚來的一名員工在網上曝光自己的加班經歷,稱2020年5月入職三年來經常加班,一度在八個月內加班時長累計近500小時。

寧德時代以896應對挑戰?

回到寧德時代此次的896工作制風波,有觀點認為,外界之所以高度關注,首先是因為相關工作時長,其次是這家電池巨頭正面臨一定壓力。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從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排名來看,寧德時代動力電池裝車量5月的市佔率為43.87%,穩居榜首。但市場份額在逐步減少,環比下降0.77個百分點,已是連續第三個月環比下滑。

比亞迪排名第二,其市佔率達28.97%,較上月微增0.6個百分點,與寧德時代市場份額差距已連續三個月縮小。

除了面對競爭對手的激烈挑戰,寧德時代積極布局海外市場的步伐,也可能因政治因素遇到前所未有的考驗。

根據美國與中國政府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網站消息,委員會主席穆勒納爾等五名共和黨人6月5日聯名致函國土安全部,要求將寧德時代和另一家中國電池製造商國軒高科列入實體清單,禁止它們的產品進入美國。

信中指,兩家公司的材料供應商和製造過程與新疆的強迫勞動有關,違反了《防止強迫維吾爾人勞動法》。

繼美國福特汽車去年9月下旬宣布暫停與中國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的建廠計劃後,中國另一電池製造商國軒高科在美建廠計劃也正面臨阻礙。(網上照片)

面對指控,寧德時代6月7日發聲明回應說,相關指控毫無根據,並且是完全虛假的;美國議員信中引用的供應商信息「不準確且具有誤導性」。

在這樣的情況下,寧德時代的戰略部署能否有效應對,或將是外界觀察寧德時代未來發展的一大指標。

總的來說,新能源汽車行業正處於競爭激烈的時期,這可能是業內員工長時間工作和加班的關鍵原因。但外界要思考的是,這是否是大眾無奈的選擇。如果不長時間工作加班,銀行存款會增加嗎?職業前景能得到保證嗎?體面生活還能繼續維持嗎?

所以,無論是此次被炎上的896工作制,還是馬雲口中的福報996工作制,工作和加班時長恐怕都不是人們關注的重點。人們更在乎的是在高強度的工作狀態下,能否獲得相應的高回報;如果能獲得高額的加班費和薪酬,那麼有關長時間工作的爭議,或許就不會那麼突出了。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