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voboda | Graniru | BBC Russia | Golosameriki | Facebook

埃及博物館被搬空? 788件文物抵上海 「金字塔之巔」大展7月開幕

撰文:鄭寧
出版:更新:

「金字塔之巔:古埃及文明大展」將於7月18日在上海博物館人民廣場館開幕,於7月19日向公眾開放。6月16日凌晨,載滿788件古埃及文物的貨機包機抵達上海,開啟大展布展階段。

據《澎湃新聞》報道今年5月,上海博物館、埃及旅遊和文物部最高文物委員會共同宣布,將於今年7月在上海聯合舉辦「金字塔之巔:古埃及文明大展」。

為將珍貴的文物運來上海,讓中國民眾見證埃及文明,運送之前,埃及國家博物館偌大的展廳宛若一個「大工地」,貼著上海博物館封條的板條箱遍布展廳,法老埃赫那吞半身像正在裝箱。有在埃及旅遊的中國網民感嘆,「為了上海的大展,偌大的埃及國家博物館感覺要被搬空了」。

埃及國家博物館文物點交、運送現場
「金字塔之巔:古埃及文明大展」將於7月在上海開幕。

滿載古埃及文物的貨機包機從開羅起飛,於6月16日淩晨抵達上海,上博「金字塔之巔——古埃及文明大展」將進入布展階段。

早在5月18日,上海博物館館長褚曉波就與工作人員出發,前往埃及開啟長達21天、788件文物的點交之旅。期間,上博的工作人員在埃及點交文物的場景不斷地被在埃及旅遊的中國遊客「偶遇」、「圍觀」並「拍照」上傳至社交媒體。

工作人員清點文物。

有網民評論稱,「埃及法老要出差了」「感覺一個博物館『打劫』了另一個博物館」「大老遠來埃及看結果搬走了」「展廳現場裝箱,這很埃及」。

裝載788件文物的包機抵達上海。(澎湃新聞)
裝載788件文物的包機抵達上海。(澎湃新聞)

比文物先行一步剛回到上海的上海博物館保管部副主任趙岑瑒驚喜稱,「沒有想到我們在埃及國家博物館文物點交的場景會被圍觀,還被發在小紅書上。」本次文物點交、封裝,上海博物館負責點交的6人團隊如打完一場「硬仗」。

趙岑瑒介紹,「我們這次出來任務比較重,只有三周時間,要在埃及國家博物館和開羅以南的塞加拉(Saqqara)文物倉庫完成788件文物的點交工作,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前所未有。」過去,上海博物館與歐美的大館較多,此次是首次與埃及合作,也是她第一次到非洲參與文物點交工作,直接接觸古埃及文物。

裝載788件文物的包機抵達上海。(澎湃新聞)

此次埃及文物點交還也超出了工作人員以往的經驗範疇,「上博的館藏文物以傳世品居多,品相好,外觀精美,埃及的文物則完全屬於另一種風格體系,比如法老石雕、彩繪木棺、動物木乃伊、最新出土的考古文物等,我們對它們的材質、保存狀況都不是很了解。」

且此次參展的文物數量巨大,種類繁多,史無前例,共492組788件文物。囊括大型石雕、彩繪木棺、黃金飾品、石灰巖片、動物木乃伊、彩陶器、銅雕像以及各類木雕、大量考古遺址新出土文物。文物的體量相差也很懸殊,大的有重達3噸的石雕、石碑,小的有僅幾厘米的聖甲蟲擺件、戒指等。以上博東館新開放的雕塑館做類比,此次展覽的空間相當於三個雕塑館的體量,三大展覽板塊相當於過去舉辦的三個獨立展覽。所有文物裝箱完畢,共計使用了91個板條箱,其中文物90箱,文物點交報告也裝滿了一整箱。

「所有文物不論大小,我們首先要檢查文物內容、確定是否在參展清單上,更重要的是仔細檢查每一件文物的狀況。」趙岑瑒介紹,「每一件文物都有它獨特的價值。我們會避免造成任何可能的損害,確保這些文物能夠完好地展出,再完好地還到埃及來。」

此次參展文物中包括埃赫那吞、圖坦卡蒙、阿蒙涅姆赫特三世以及拉美西斯二世等法老、王後的雕像以及巨型石碑,這些都是在埃及境外舉辦的埃及主題展中難得一見的重磅文物。據透露,參展的文物中,最高的一件石雕文物是來自盧克索博物館的麥倫普塔站像,高2.4米,重2噸,按照計劃將被置於上海博物館室外的人民廣場進行展示。